疫情使得兩岸交通受阻,再加上往返分別要進行14天的隔離制度,意味著在大陸工作的台籍員工每一次返台,至少要有28天以上的假期,或者説,至少要花費28天以上的時間。
春節臨近,隔岸觸手可及的家,回,還是不回?
最近,貝斯哲接受客戶委託,代爲處理了好幾起關於台籍員工的勞動人事糾紛,其中就有因隔離導致超假的合同解除問題,也有因疫情被台灣公司召回後解雇所引起的經濟補償等事宜。
爲此,針對疫情隔離所引起的台籍員工休假問題,我們進行了簡單的整理,並以Q&A方式分析如下:
Q1:大陸有關於探親假的規定嗎?
A1:“探親假”這件事,一直是個尷尬的存在。
大陸目前關於員工探親假的規定,來自於國務院公佈施行的《關於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對於工作滿一年的固定職工,與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團聚的,可以每年給予一方探親(配偶)假一次,假期為30天;未婚員工探望父母的,原則上每年給假一次,假期為20天;已婚員工探望父母的,每4年給假一次,假期為20天。
BUT!
請注意,該規定頒佈於1981年3月14日,迄今已有40年,且僅適用於“在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和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工作的員工,至於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等並不適用。並且,各地之後偶有出台相關探親規定,基本上都建立在1981年規定的基礎上;况且,即使是國家機關及國有企業,在工作效率較40年提升了N倍的今天,“忙得沒時間看媽“或者“不敢請假看媽”已成為社會人的普遍問題,探親假規定早已名存實亡。
Q2:我們瞭解到,針對台籍員工出境探親,好像有專門規定?如未獲企業准假是否可以單方解除合同?
A2:規定的確有,但你想多了。
1983年4月6日,原勞動人事部、財政部、公安部、中國銀行聯合頒佈了《關於台胞職工出境探親待遇的通知》,同年8月14日,勞動人事部又出台了《關於台屬職工和台胞職工探親問題的補充通知》。对于台籍员工的探亲假,規定如下:
“一、台胞職工出境探望配偶,四年以上(含四年)一次的,給假半年;不足四年的,按每年給假一個月計算。
未婚台胞職工出境探望父母,四年以上(含四年)一次的,給假四個月;三年一次的,給假七十天;一年或兩年一次的,按《國務院關於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給假。
已婚台胞職工出境探望父母,每四年給假一次,假期為四十天。”
很開心,對不對?如果台籍員工按此規定要求行使探親假而未獲准的話,是否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並獲得經濟補償?
抱歉,你高興得太早了。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八條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十)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何爲强制性規定?簡單來説,就是使用了“應當”、“應該”、“必須”、“不得”、“嚴禁”等帶有强制性色彩的詞語。
而以上兩個通知中,對於台籍員工的出境探親,表述為“可按如下規定辦理”,并非强制性規定。台籍員工如果以企業未按規定准假爲由提出單方解除合同並要求獲得經濟補償金,不會獲得支持。
Q3:既然沒有探親假,可以用年休假抵充嗎?
A3:可以。
根據2008年1月1日起實施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如果的確享有年休假的話,當然可以趁此機會回台探親。——不過,以疫情需要隔離的制度來看,可享受的最長15天年休假,剛好用在單程隔離上,返回之後的再度隔離時間,要麽企業特許,要麽就只能以事假來進行了。
Q4:因兩岸往返被隔離的時間遠多於年休假,員工可以以事假方式進行嗎?
A4:可以,但需要獲得企業批准。
大陸目前並沒有關於事假的法律强制性規定。員工能不能請假,能請幾天,屬於企業内部管理和與員工之間意思自治的範圍,取決於企業員工手冊及勞動合同等是否有事假的相關規定。
一般來説,企業對於員工事假擁有批准或否決的權利,如未經企業准許而擅離崗位,企業有權按照規章制度對員工進行相應的處分。當然,這種處分首先要求企業有完善的規章制度,及對於員工請假流程等有明確的規定。
但,如果員工確實遭遇現實困難或急事需要請假,在被企業拒絕後仍擅自離崗導致被企業施以不當處分甚至解雇時,員工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畢竟,企業在擁有管理權的同時,也應對員工的具體困難存有憐憫之心,至少盡到普通善良人的義務。
Q5:有些企業規定員工全年事假不得超過多少天,是否合理?
A5:只要是適當範圍内的約定,可以。
如上所述,勞動法對於員工事假最長期限的問題并無明確規定。如果企業自行制
定了事假規定,在履行民主協商程序后並進行了公示,原則上并無不妥。
至於事假多少天才算合理?的確難以有衡量的標準。或者説,雖然企業有明確的事假上限(即使很短)規定,但如員工個人可以舉證非不得已必須請假者,就只能case by case來進行員工的合理性判斷了。
Q6:因台灣有“出境兩年以上未入境恐被遷出戶籍”的規定,員工因確實面臨被除籍的風險而必須返台,但未獲企業批准且被企業以曠工爲由進行解雇,員工提起仲裁時能否獲得支持?
A6:不一定。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尤其是疫情期間。
如果企業上述舉動發生在正常時期,從道德上來説,此舉雖顯得十分不近人情,但未必不會獲得法律上的支持:員工返台處理戶籍純屬個人私事,企業當然有權不予批准;除非員工能夠舉證其兩年内根本沒有機會返台,且“沒有機會返台”的原因係因工作造成,否則兩年時間内,員工應該有大量的機會可以入境一次重新起算兩年。如果因個人疏忽或安排不當所致,導致企業不允許請假且被當作曠工,處理並無不當。
但在現階段,疫情是否會反撲且持續影響兩岸交通,加之隔離制度也在隨時調整,在局勢並不明朗的情況下,很多台籍員工已近一年無法返台或將面臨被遷出戶籍的風險下,企業如過於武斷並以此爲由對返台處理此事的員工進行解雇,員工完全可以據理力爭。
Q7:如因兩岸往返時不幸被感染或疑似感染處於隔離治療期或醫學觀察期,或被確診治療,企業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工資如何發放?
A7:因疑似而被隔離的員工,結合《勞動合同法》及《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被隔離係客觀因素造成,并非員工個人的過錯,不符合法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情形;且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甲類傳染病隔離期間不得停止其隔離期間的工作報酬。
而因確診並處於治療中的員工,應視爲請病假,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五條第(三)款的規定,及《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二條之規定,醫療期内不得解除勞動合同,應視爲請病假並支付病假工資。
Q8:如員工以避開全球所得繳稅風險為由,要求離境“坐月子”但不被企業批准,是否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A8:不可以。
如上所述,員工是否繳納全球所得稅,纯属个人私事,企業沒有法律上的配合義務,當然可以不予准假。
話講回來,大陸自2019年1月1日起實施的《個人所得稅法》,已經賦予了台港澳及外籍人員六年內境外所得免於在大陸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優惠政策,且所有人均從2019年1月1日起重新起算六年時間,這意味著台籍員工在2024年12月2日0點之前的幾年時間裏,即使從來沒有“坐過月子”,也不會產生全球所得在大陸繳稅的風險。
再進一步講,即使滿六年台籍員工未能出境坐月子,其全球所得納稅的風險也不是非常大。根據新《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的任一年度中有一次離境超過30天的,其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的年度的連續年限重新起算。”這也就是説,六年内台籍員工如果沒有出境坐過月子,也并不意味著六年以後該員工每年都必須就其全球所得在大陸繳稅,只要任一年度離境30天以上,回來後就又可以重新起算六年,這是本次新《個人所得稅法》賦予境外人士之全球所得幾乎免於在大陸繳稅的最大優惠。
在以上前提下,員工如以此爲由認爲企業侵害了本人合法權益而要求解除勞動合同並獲得經濟補償金,難以獲得支持。
Q9:年假不夠休,事假不能請,那到底要怎麽辦才好?
A9:疫情當下,對於企業來説,人員多一次流動就會多一分風險,處處以安全爲第一考量可謂情理之中;同時,出於“一碗水端平”的管理思維模式,企業通常并不希望某一個員工享有特權以免引起其他員工效仿。
因此,對疫情期間的台籍員工來説,面對春節返台的問題,有以下幾個建議僅供參考:
第一,在妥善安排好個人工作的前提下,與企業進行良好的對話與溝通,爭取獲得企業的支持。離開工作崗位至少28天,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來説都難以接受,員工可主動申請使用年假甚至明年年假並輔以事假,或者與企業協商在返回工作崗位后用加班或雙休日補班等方式進行彌補。
第二,停班不停工。受限于網絡、溝通效果及工作性質等因素,home office與企業群聚式的辦公效果還是相差甚遠。對於獲准返台的台籍員工來説,別把返台當作徹底休假,從此對工作兩耳不聞。即使在隔離期間盡己所能協助配合解決事務,你會成爲頗受領導同事歡迎的工作小能手。
疫情百年不遇,勞動關係領域也面臨新情況新問題。對企業來説,員工不能到崗提供正常勞動導致業務受損,是顯而易見的事實;而對員工來説,面對强制隔離政策有心無力,無法正常提供勞動并非本人意願。因此,協商與溝通應當是第一解決方式,爭取獲得彼此的諒解。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贝斯哲):兩岸往返被隔離,我的年休假不夠了怎麽辦?丨貝斯哲
相关内容
- 法定节假日增加2天,工资需要调整吗?丨贝斯哲 (2025年1月2日)
- 有遗嘱和没遗嘱,对台湾人的大陆财产继承影响有多大?(上)| 贝斯哲 (2024年12月26日)
- 企业亏损裁员,经济补偿金要怎么付?丨贝斯哲 (2024年12月9日)
- 哪些数据出境应进行安全评估?丨贝斯哲 (2024年11月22日)
- 股东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股东、董事承担何种责任?丨贝斯哲 (2024年11月8日)
- 《受益所有人信息管理辦法》對台商的影響丨貝斯哲 (2024年10月25日)
- 一图读懂《受益所有人信息管理办法》| 贝斯哲 (2024年10月23日)
- 最新!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公布丨贝斯哲 (2024年10月16日)
-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定了丨贝斯哲 (2024年9月13日)
- 最新!31省最低工资标准公布 丨 贝斯哲 (2023年7月5日)
- 江苏省政府1号文!丨贝斯哲 (2023年1月28日)
- “乙类乙管”后,阳了请假该如何发放工资?丨贝斯哲 (2023年1月3日)
- 江苏高院发布江苏省2019-2022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司法工作情况丨贝斯哲 (2022年12月6日)
- 一人公司法律适用纪要(上海一中院)丨贝斯哲 (2022年11月14日)
- 明星广告代言,再套紧箍咒丨贝斯哲 (2022年11月4日)
- 因应《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订,企业应注意哪些事项?丨贝斯哲 (2022年11月2日)
- 并购重组中的债权转让Q&A| 贝斯哲 (2022年10月21日)
- 市场监管领域常用法律、法规、规章中关于日期、期间的规定丨贝斯哲 (2022年9月19日)
- 中国地图,一点都不能少!丨贝斯哲 (2022年9月2日)
- 股权转让常见法律风险丨贝斯哲 (2022年8月19日)
- 去外省市工作,已缴纳的养老保险怎么办?丨贝斯哲 (2022年7月20日)
- 还有最后两天,这些事情抓紧办!丨贝斯哲 (2022年6月29日)
- 疫情封控期间到期的劳动合同不想续签,是否需要提前通知?丨贝斯哲 (2022年6月10日)
- 利刃出鞘!演员聘用合同示范文本发布 严控演员片酬标准丨贝斯哲 (2022年5月8日)
- 一图说明上海疫情隔离期间员工待遇问题丨贝斯哲 (2022年4月29日)
- 疫情之下员工工资应当如何发放?丨贝斯哲 (2022年4月2日)
- 苏州人社局发布疫情期间工资休假等问题的答复意见丨贝斯哲 (2022年2月18日)
- 江苏省明确港澳台人员和外籍人员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3月1日起实施丨贝斯哲 (2022年2月14日)
- 固体饮料标签标注新规来了!丨贝斯哲 (2022年1月17日)
- 逐条解读《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信息公布管理办法》丨贝斯哲 (2022年1月6日)
- 《公司法》时隔三年再作修改!修订草案修改对照表来了丨贝斯哲 (2021年12月28日)
- 在认缴期限届满前转让股权的股东,是否应在其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不能清偿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丨贝斯哲 (2021年12月22日)
- 《民法典》与企业有关的27个变化丨贝斯哲 (2021年12月13日)
- 一文读懂企业“股权”与“控制权”的关系丨贝斯哲 (2021年11月29日)
- 上海生育假由30天延长到60天,女职工可有158天假期丨贝斯哲 (2021年11月25日)
- 加盖财务专用章而非公司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丨贝斯哲 (2021年11月1日)
- 公司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生效全流程操作指引丨贝斯哲 (2021年10月11日)
- 限电政策下的企业用工风险丨贝斯哲 (2021年10月8日)
- 外商投资企业如何合法跨境使用员工个人信息? | 贝斯哲 (2021年8月30日)
- 上海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行为 | 贝斯哲 (2021年8月25日)
- “三孩”生育政策正式入法!丨贝斯哲 (2021年8月20日)
- 拒绝调动不去新岗位报到构成旷工吗?丨贝斯哲 (2021年8月18日)
- 一起来看律师法律意见书中常犯的那些基本错误丨贝斯哲 (2021年8月11日)
- 企业管理常见的几大法律误区(下)丨贝斯哲 (2021年7月21日)
- 企业管理常见的几大法律误区(上)丨贝斯哲 (2021年7月19日)
- 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上半年典型案例摘要汇编丨贝斯哲 (2021年7月14日)
- 《上海市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试点方案》新鲜出炉丨贝斯哲 (2021年7月2日)
- 常见股东纠纷案例及判决要点分析(下)丨贝斯哲 (2021年6月16日)
- 常见股东纠纷案例及判决要点分析(上)丨贝斯哲 (2021年6月9日)
- 这些广告为啥被处罚?丨贝斯哲 (2021年4月27日)
- 合同预期获得的利益是否可以向违约方求偿?最高院会议纪要有明确!丨贝斯哲 (2021年4月21日)
- 法定代表人,当还是不当?丨贝斯哲 (2021年4月7日)
- 兩岸往返被隔離,我的年休假不夠了怎麽辦?丨貝斯哲 (2020年11月16日)
- 新三板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热点问答丨贝斯哲 (2020年10月28日)
- 企业雇佣达到退休年龄员工的注意事项丨贝斯哲 (2020年9月16日)
- 雇佣已达退休年龄但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员工,按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处理?丨贝斯哲 (2020年9月16日)
- 用人单位给员工调岗的注意事项丨贝斯哲 (2020年9月16日)
- 台籍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费如何支付?丨贝斯哲 (2020年4月17日)
- 股权转让纠纷中的法律风险(上海二中法院白皮书)丨贝斯哲 (2020年4月17日)
- 《复工复产用工实务指南》Q&A—用工&解雇&社保缴纳篇丨贝斯哲 (2020年3月12日)
- 《复工复产用工实务指南》Q&A—考勤篇丨贝斯哲 (2020年3月12日)
- 《复工复产用工实务指南》Q&A锦集—工资篇丨贝斯哲 (2020年3月12日)
- 人社部关于复工复产中的劳动用工、工资待遇、社保缴费等问题的权威回答 | 贝斯哲 (2020年3月12日)
- 国务院最新阶段性减免社保费,企业如何区分大中小微划分标准?丨贝斯哲 (2020年3月12日)
- 重磅!复工前可优先使用年休假!人社部深夜发文缓解劳动关系矛盾!丨贝斯哲 (2020年2月19日)
- 一组PPT教你看懂疫情复工前的休假、工资与上班等处理指引丨贝斯哲 (2020年2月19日)
- 企业无法提供口罩,员工可以拒绝上班吗?丨贝斯哲 (2020年2月19日)
- 守好门,管好人,上海市政府提倡企业灵活安排分批返岗!丨贝斯哲 (2020年2月19日)
- 台資企業延期復工下的工資如何發放?是否可提前復工?丨貝斯哲 (2020年2月19日)
- 周知!春节假期延至2月2日(初九),2月3日(初十)起正常上班!丨贝斯哲 (2020年2月19日)
- 疫情来袭,企业如何处理劳动关系?丨贝斯哲 (2020年2月19日)
- 再谈关于台胞在大陆缴纳社保的几点看法丨贝斯哲 (2020年1月9日)
- 重磅!明年起,在大陆工作的港澳台同胞正式被统一要求参加社保缴纳丨贝斯哲 (2019年12月5日)
- 台港澳籍员工离境后,已缴纳的社保和公积金该如何处理?丨贝斯哲 (2019年11月21日)
- 人社部发布法定年节假日休假标准 | 贝斯哲 (2019年8月15日)
- 没有规章制度也可以开除员工?浙江高院发布十六条劳动争议案件解答丨贝斯哲 (2019年7月17日)
- 台籍人員大陸社保繳納ABC丨貝斯哲 (2019年5月22日)
- 企业微信公众号转载他人文章,涉及侵权吗?丨贝斯哲 (2019年5月21日)
- 重磅!社保缴费基数拟降低!丨贝斯哲 (2019年5月21日)
- 三八节女员工劳动纠纷感言:要获人爱,得先自爱丨贝斯哲 (2019年5月20日)
- 企業社保暫緩移交稅務征收 社保降費率方案待明確 (2019年4月2日)
- 2019年,社保该如何缴纳?丨贝斯哲 (2018年12月26日)
- 在大陸工作的港澳台同胞將被統一要求參加社保繳納 | 貝斯哲 (2018年10月30日)
- 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全球所得课税=大陆缴纳社保?丨贝斯哲 (2018年9月8日)
- 台灣地區月基本工資漲至新台幣23100元丨貝斯哲 (2018年8月27日)
- 防用工”陷阱“ 企业睁大眼丨贝斯哲 (2018年8月27日)
- 喜忧参半 江苏女职工保护又添新规 (2018年5月30日)
- 员工提出辞职以后可以反悔吗?丨贝斯哲 (2018年4月22日)
- 2420元!上海2018最低工资出炉!丨贝斯哲 (2018年4月1日)
- 三八婦女節不放假,一定要支付加班費嗎?丨貝斯哲 (2018年3月11日)
- 2017贝斯哲劳动人事专栏集锦丨贝斯哲 (2018年2月23日)
- 年终奖发放Q&A丨贝斯哲 (2018年1月5日)
- 劳务外包Q&A,工厂究竟该怎样用工?丨贝斯哲 (2017年12月27日)
- 最新全国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哪些支出受影响?丨贝斯哲 (2017年12月27日)
- 江苏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有新突破!丨贝斯哲 (2017年10月25日)
-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到底怎么构成?丨贝斯哲 (2017年9月15日)
- 【用不得,动不得】的三期女员工,到底该如何处理?丨贝斯哲 (2017年8月25日)
- 绩效奖金究竟怎么发才能降低公司风险?丨贝斯哲 (2017年8月15日)
- 别拿工会不当回事儿丨贝斯哲 (2017年7月26日)
- 实务解析丨员工伪造入职简历,是否可以解雇? (2017年5月4日)
- 劳动人事Q&A丨劳动合同到期不再续签是否需要提前通知? (2017年4月20日)
- 实务解析丨面对年后离职潮,竞业限制知多少? (2017年4月7日)
- 实务解析丨公司员工退休操作实务Q&A (2017年4月7日)
- 实务解析 | 上海市病假工资到底怎么算? (2017年4月7日)
- 新规速递丨上海市月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2300元 (2017年4月7日)
- 实务解析丨员工“私车公用”究竟谁应该承担责任? (2017年2月23日)
- 实务解析丨如何处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老油条? (2017年2月23日)
- 时评丨新联姻时代 (2017年2月23日)
- 工傷Q&A丨 員工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的工傷處理問題解答 (2017年2月22日)
- 新闻评析丨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不只是简化程序这么简单 (2017年2月22日)
- 新闻评析丨细数劳动合同法中的那些“恶”条款 (2017年2月22日)
- 实务解析丨派遣员工转为劳动合同员工的注意事项 (2017年2月22日)
- 新闻评述|人社部公布各地最低工资标准 上海深圳天津排前三(附表) (2017年2月22日)
- 实务解析|员工参加公司年会聚餐醉酒后的几种责任情形分析 (2017年2月22日)
- 最新法规|广东省公布《广东省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办法》 (2017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