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富士康集團作為大股東的工業富聯(601138)6月8日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公司發行價13.77元,發行市盈率17.09倍,最終募集資金總額約271億元,創下近3年來A股募資總額新高。當天上午,工業富聯以16.52元/股開盤,之後迅速上漲44.01%至19.83元/股,觸及臨時停牌“漲停線”,公司市值達3906億元。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工業富聯)上市前後廣受市場關注。工業富聯從2月1日向證監會遞交招股書申報稿,到3月8日首發過會共經歷36天,創下A股IPO新速度。5月11日,工業富聯拿到批文。
5月14日工業富聯披露了A股股票招股意向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9.7億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其估值受到市場關注。
工業富聯首次公開發行1,969,530,023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為19,695,300,222股。本次發行最終戰略配售數量為590,800,000股,約占發行總數量的30%。
在配售中,戰略投資者的選擇要考慮投資者資質以及和發行人長期戰略合作關係等因素。最終,戰略投資者獲配的股票中,50%的股份鎖定期為12個月,50%的股份鎖定期為18個月,部分投資者可自願延長其全部股份鎖定期至不低於36個月。
下圖是最終獲配的戰略投資者名稱、獲配股數及鎖定期。
在媒體見面會上,富士康董事長陳永正表示,戰略配售一開始超配了很多倍,投資方很踴躍。投資方主要分幾類,一類是國家隊,另一類是互聯網企業,第三類是產業界,包括中移動,東方明珠等。此外還有基金,比如IDG。他強調,“戰略投資是有策略性的。”
此前,在5月29日晚間,工業富聯披露的IPO發行結果顯示,投資者累計棄購數量為333萬股,棄購金額近4590萬元。
對此,工業富聯總經理鄭弘孟獨家回應網易財經,要看棄購的比例,“工業富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近19.7億股,累計棄購數量為333萬股,占比跟一般(企業)相比是很低的,因為工業富聯的發行量很大。”
按照19.7億股的發行量和333萬股的棄購量計算,工業富聯的新股棄購率約0.17%。根據中證網報導,2018年A股發行的所有新股的棄購金額比例平均為0.28%。
在媒體會上,談及這次戰略配售中出現的互聯網公司,陳永正表示,和阿里等是彼此依存的關係。鄭弘孟獨家告訴網易財經,未來工業富聯在資本應用上會跟BAT攜手,“從中國走向全球,是會合作的。”
根據《招股意向書》,富士康本次發行所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擬主要聚焦於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雲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臺、高效運算資料中心、通信網路及雲服務設備等八個部分進行投資,募集資金超過上述需求量部分,用於補充營運資金。
截至2017年底,公司擁有境內外全資及控股子公司共60家,資產總額高達1,485.96億元,業務版圖廣闊。工業富聯董事長陳永正在上市儀式上表示:“工業富聯是世界級高科技企業,截至目前,工業富聯已在4大洲、11個國家和地區廣泛佈局。”
在財務狀況方面,報告期內,(報告期是指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下同)工業富聯營業收入從2015年的2728億元增長至2017年度的3545.44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14.00%;淨利潤從2015年的143.5億元增長至2017年度的162.20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6.32%。
主營業務收入主要分為通信網路設備、雲服務設備以及精密工具和工業機器人三類,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達到90%以上。其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度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0.50%、10.65%和10.14%。
報告期內,工業富聯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85.79億元、209.58億元和85.14億元。2017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較2016年大幅減少,主要原因為公司2017年第四季度為主要客戶的新品備貨採購原材料,導致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大幅增加。
負債方面,報告期各期末,工業富聯總負債分別為501.50億元、582.21億元和1204.14億元。負債總額上升,主要是流動負債中應付帳款和其他應付款帳面價值均顯著增加所致。2017年末,富士康的資產負債率為81.03%,較2016年末增加38.14個百分點。
此外,工業富聯總經理鄭弘孟在現場表示,公司將積極投身於“中國製造2025”,結合富士康雲,不僅是一個提質增效的平臺,也是一個基於開源的開放創新的平臺,提供給廣大的開發者發展百萬App,創造價值。
根據工業富聯方面的介紹,其佈局是由核心資料獲取,向雲網層、平臺層、應用層等領域延伸。2016年1月,公司正式將BEACON平臺應用到了自身的生產流程當中,並陸續在各製造基地引進,不斷驗證其穩定性與可交付性。2018年2月, BEACON平臺還得到工信部信通院主導的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所頒發的全國首批平臺可信服務認證。
陳永正在現場表示:“公司積極在各廠區導入BEACON平臺,建立了富士康工業雲,並在全國各地建立了無人工廠,擁有6萬個工業機器人,從最早的生產工廠企業發展成為智慧製造的先驅企業”。
有何事宜,敬请致电021-64881926或email至main@bestchoiceco.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