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專攻外商投資法律與財稅服務的貝斯哲團隊,回顧二十年來服務外商尤其是台商的過程,可以明顯感覺到,台商在大陸發展的兩極化正在加劇,與陸資企業的融合走向則日益增多。這種兩極化的裂變與兩岸融合的趨勢,將在2018年繼續延續。
對比在陸台商2005、2010與2017年度的法律財稅業務發生狀況,我們看到:
2005年時的台商,尚處在西進大陸投資的頂峰時期,尤其因應大陸加入WTO后的行業開放承諾,在繼製造業之後又出現了一波服務類、貿易類、金融類等產業的投資高潮。這也是在陸台資企業設立與變更最為頻繁的階段。彼時的大陸資本市場上,只有2家台商(成霖潔具、國祥製冷)的身影(至2017年底則已達28家),台商四處尋覓投資去處,大陸各省市之間的招商一度進入白熱化,外商投資企業的兩免三減半稅收優惠政策猶在,企業稅收規劃空間巨大。
2008年可謂是經濟的轉折年。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法統一,外商投資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不復存在,利潤匯出境外時開始扣繳預提所得稅;《勞動合同法》實施,勞資糾紛一時呈倍數增長;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已從2005年的8.1013降為2008年的6.9444。除勞動合同法實施所帶來的衝擊外,直至2010年,此時的台資企業法律財稅業務需求仍維持較為平緩的狀態,日常業務以常年法律財稅顧問、年度審計、財務輔導等常規業務為主;但台商對大陸資本市場的興趣開始顯現。
與之對比明顯的,則是從2015至2017年度,併購重組與改制上市、土地廠房交易、搬遷清算及境外投資等業務開始異軍突起。
1、台資傳統產業的轉型與轉移,是土地廠房及搬遷清算業務大幅增長的主因。尤其是織染、服裝、鑄造等傳統產業,因應大陸勞工及原物料成本的提升而利潤空間越來越小,使得台商開始向東南亞地區轉移,或乾脆由製造業轉型為貿易業。
2、2017年度掀起的環保與拆違風暴,不能不說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些傳統產業原本就經營困難,2017年環保風潮無異於雪上加霜。還有一部分早在二十幾年前來大陸投資的台商,受限於當時的政策規定,多以中外合資合作企業方式出現,其土地廠房也多為所在地鎮政府或村委提供的集體土地,一旦被認定為違章建築遭遇拆除,台資企業必將面臨遷移的選擇。但大陸各省市土地費用及建築成本的居高不下又令台商望而卻步,無奈只好轉移到東南亞等地。
3、台商二代接班難,已成為普遍問題。從小物質環境優渥的二代台商,已無需像一代那樣白手起家開天闢地,更有條件根據興趣愛好追求自己的夢想。而大陸製造業的經營,無疑要有三頭六臂,才能與環保、消防、安監、稅務、工商、勞動監察等多個部門周旋,經營環境的複雜性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二代接班的意願。出於無法找到信任與合格職業經理人的無奈,賣廠賣地就成了最終的選擇。
有壞就有好。在哀聲一片中,總有亮眼英雄存在。他們順應大陸潮流並適時調整內部管理機制,不但在經濟大退潮中立足,甚至站上了細分行業領頭羊的位置:
1、走出台商封閉圈,主動與陸資聯姻,並購重組案件增幅最大。台商擁有的精細化管理、國際經驗、專精技術與產品品質,常被陸資企業所稱道;但陸資企業擁有的充裕現金、市場資源與內銷人脈優勢,又是台商所無法企及。很多台資企業開始走出舒適圈,不僅低頭拉車,也會抬頭看天,主動尋求與陸資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合作。在2017年的並購大潮中,貝斯哲事業群既接受過大陸上市公司或其產業基金的委託,代為尋求良好台商合作標的,也有接受台商委託與大陸上市公司尋求合作的案例,且雙方多通過現金及甚至股權置換等方式進行並購與重組,合作共贏。
2、順應潮流,主動與員工分享,股權激勵計劃需求增加。“上市不是為了圈錢,而是為了企業的永續經營”,是很多擬在大陸上市台商的願望。原因無他,希望給追隨自己多年的陸籍幹部以及台籍幹部一些股權上的回報。實際上,有類似想法的並不只是擬上市公司,越來越多的台資企業也開始意識到分享的重要性,要求針對企業量身設計適合的股權激勵方案。
3、摒棄灰色地帶,追求企業的規範化運作與管理。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及金稅三期的上線,給企業的規範與合法經營提出了更高要求;加之越來越多並購與融資的可能性,很多台商意識到,外部資源整合的前提首先是企業內部的管理與財務數字經得起推敲,因此對於採購與銷售、部門之間的權限設置與配合、合同的簽訂與履行等內控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更加重視。
4、重整股權架構,改以大陸企業為投資中心,境外投資項目增加。越來越多台商看到了大陸作為地區總部的重要性,開始用大陸企業取代台灣來作為全球的運營中心進行境外投資。儘管大陸2017年針對境外投資陸續發文予以限制,審批難度有所增加,但貝斯哲事業群經辦的數起台商赴美、歐、港、台等地投資項目,均已順利取得了國家發改委的批復及商務部的批准證書。
台商,只是眾多外商投資企業的一個縮影,某種程度上其實也代表了大陸企業的發展軌跡,都被這呼嘯而至的新時代洪流所裹挾。“我們能做的,只是在這洪流中,盡量抓住一切帶有想象和創造原素的稻草,盡量逃避被淹沒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