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贝斯哲收到客户反馈,税务系统显示该企业带有“餐”字的发票近200张,被认为与其经营规模严重不符而要求说明理由。实际上,这家企业的确是为了规划个人所得税而要求员工四处搜集各类发票而导致的后果。
这并不是个案。据统计,在2019年,税务机关立案共2.28万起,涉税金额5619.8亿元!这一切,不能不说是拜金税三期的强大功能所赐。
很多财务人员面对少则数十条、多则上百条的警示函时,力不从心且无从下手,毕竟对于某些指标的计算方式不了解,更何谈防患未然。在此,我们整理了常见指标的解读及贝斯哲日常服务中的真实案例处理建议,以便企业引以为戒且加以预防。
适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计算公式:指标值=专票使用量-专票上月使用量。
预警值:超过上月30%(含)并开票数量超过上月10份以上。
处理建议:如正常业务增长,则直接说明业务增加的原因,如某客户新增订单,并提供交易合同、发货记录等。若关联方交易,在交易量可控情况下,建议控制在30%预警值以下。
适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计算公式: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率-上期税负率)/上期税负率*100%;
税负率=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预警值:±30%
处理建议:自查固定资产抵扣是否合理、有无将外购的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享受了新的税收优惠、销售额是否异常等情况。
适用:货物销售企业。
计算公式:指标值=(期末存货-当期累计收入)/当期累计收入。
预警值:50%。
处理建议:除一般纳税计算的异常外,税务局也关注企业存货流动状况,虚开发票的特征之一即与存货进销存变动不一致。我们排除故意虚开发票的情形,存货余额过大的原因还有成本结转的问题,尤其是制造业,明明处在正常销售及备货的状态,但就是存货余额过大,贝斯哲就曾处理过相同案例,究其原因,是因为财务人员根据产品BOM结转成本,系统领料单数据大量缺失,存货账面数量金额与实物不符,成本少结转,导致企业多交企业所得税。
适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计算公式:指标值=(本期进项税额/进项税额控制额-1)*100。
进项税额控制额=(本期期末存货金额-本期期初存货金额+本期主营业务成本)*本期外购货物税率(13%)+本期运费进项税额合计。
预警值:10%。
公式解读:从上述公式来看,进项税额控制额的计算过程是通过企业当期存货异动金额乘以13%的税率来反推购进进项税金额,然后再以企业实际申报进项税金额与控制额相除,若小于1则不会预警,若大于1,幅度超过10%之后,则会预警。这里可以看到,在控制额计算时,考察了主营业务成本数量,但未考察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科目,但实务中企业在支付某些专业技术费时,也会取得增值税专项发票,故很多企业会发生此指标预警。
处理建议:出现该指标>10%的情形可能如下:
(1)存在将外购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无偿赠送等而未转出进项税额问题;
(2)存在虚假取得费用类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的行为;
(3)企业当期出现大额存货非正常损失,进行了进项税转出操作(资产损失的合规性会被放大或重点关注);
(4)大量进货未取得发票时,做了在途物资核算,此情形下,建议企业存货实物收到后,可先以数量入ERP,零单价,不要做应付暂估。并及时与供应商联系取得发票。
计算公式:预收账款余额/销售收入额。
预警值:20%。
处理建议:处于稳定经营状态下的企业,预收款的金额占销售收入比例不会过大,毕竟没有多少企业傻到付了钱却不拿货。实务中,有些企业预收款大,则是因为客户不急于开发票或根本不需要开发票,这种情形常见于 TO C型的企业,即面对个人消费者的企业,毕竟在国内个人消费时没有索取发票的习惯,但根据税法,销售企业同样需要开具发票及申报纳税,但如果企业利用消费者这种习惯不开发票,而是将收到的货款计入预收账款,则将超过预警值,这类企业也是税务稽查的重点。
计算公式:指标值=销售额变动率/应纳税额变动率。
销售额变动率=(本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
应纳税额变动率=(本期应纳税额-上期应纳税额)/上期应纳税额。
预警值:±20%。
处理建议:销售额的增长幅度正常应与应纳税额增长保持相近,若出现大幅偏离,则可能企业增值税进项的虚增,或者少申报销售额。
计算公式:指标值=(进项税额变动率-销项税额变动率)/销项税额变动率。
进项税额变动率额=(本期进项-上期进项)/上期进项。
销项税额变动率=(本期销项-上期销项)/上期销项。
预警值:10%。
处理建议:是否存在销售已实现,而收入却长期挂在“预收账款”、“应收账款”科目。是否存在虚假申报抵扣进项税问题。
计算公式:指标值=(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全市平均主营业务 收入费用率)/全市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100。
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本期期间费用/本期主营业务收入。
预警值:各地不一。
处理建议: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的增长情况并判断其增长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外购存货用于职工福利、送样等问题,企业采购的渠道及履约方式,是否存在返利而未冲减进项税额;对企业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的期初、期末数据进行分析,是否存在基建贷款利息挤入当期财务费用等问题,以判断有关财务费用是否资本化,这时提醒,贷款利息即使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得进行抵扣。
计算公式:指标值=存货周转变动率÷销售收入变动率。
存货周转变动率=本期存货周转率÷上期存货周转率-1
销售收入变动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1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平均余额=(存货期初数+存货期末数)÷2
预警值:弹性系数应接近1
处理建议:企业因正常备货需要大量购货时,应准备存货采购计划资料,以备编制税收说明所用。
预警描述:到处找发票冲抵成本与税金三大数据系统将以企业纳税人识别号做为起点,追查同一税号下企业的进项发票与销项发票的行业相关性、同一法人相关性、同一地址相关性、数量相关性、比率相关性,一旦不匹配,都会被监控出来。例如:大量购进纸张,大量开具劳保用品发票,都将会被大数据分析预警。
处理建议:贝斯哲收到客户反馈,税务局提出企业收到带有“餐”字的发票近200张,实际上系员工报销餐费发票,有偷逃个税风险。在目前大陆用工成本如此之高的情形下,企业为员工提供如此高的福利实属罕见。
金三系统对于同一笔销售发票当月作废、下月重开,而且恰好在起征点范围左右的情况,就会自动纳入风险扫描重点,而这种预警全是系统自动提醒而无需人工分析即可生成。
例如:小规模纳税人为了享受每月3万元以内的免税政策,有时到月底时开出的发票已经超出3万元,就采取与客户协商将已开具的发票作废,等到下月再为顾客重开一张新的,以达到将当月发票开具额降到3万元以下而不交税的目的。或者企业所得税小微企业,到年底应纳税额超过300万了,会要求供应商配合开具增值税发票,增加费用或成本后,达到享受小微企业优惠的目的。
处理建议:不要配合他人逃税,一旦税务稽查,企业只有自保。
预警描述:与主营业务不符的进项发票异常。
如:某软件销售企业当期进项发票中“材料费”发票金额200万元,抵扣增值税26万元。
处理建议:买发票少交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增值税进销比对已成常态。
预警描述:其他应收款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过大。
处理建议:尽管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养老机构免征增值税等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20号 )第三条,到2020年底,企业集团内单位(含企业集团)之间的资金无偿借贷行为,免征增值税。但个别企业能过挂其他应收款方式将资金划转到股东个人账户使用,少交个税或不交个税。此外,金融机构目前对于大额个人账户交易及取现的监管力度也大幅提高,与股东资金往来需谨慎。
预警描述:出现大量异地采购常规物资。
处理建议:从公司注册地千里之外购进钢材、水泥、油料等常规性物资。企业这种舍近求远,很有可能存在虚开发票。还有可能是企业异地经营,即有些企业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跨省,此情形下同样将面临税务处罚,贝斯哲一般会建议企业在异地经营所在地再设立分公司方式达到合规目的。
预警描述:企业进销数据关联性。
处理建议:此项指标对贸易公司尤为重要,因生产型企业的原材料进项与成品销售开票名目差异较大,所以此项比对的意义就不大。但对于贸易公司当年销售100万商品,但采购不足50万,极有可能在配合他人逃税。又或者采购发票名目与销售发票名目不符,均会被系统自动预警。
以上仅列示了常见的且易忽视的预警指标,更不必说有些企业成本倒挂、连续10年亏损这种更显而易见的不符合常理的数据指标。面对如此强大的税收系统,企业唯有合规经营、规范纳税,才是唯一出路。贝斯哲凭借多年财税服务经验,可以在企业预警事项发生时提供协助以解燃眉之急,更可提供日常财税合规性检核与内控制度建设,杜绝企业被金税三期所“关照”。
贝斯哲法律财税事业群
电话:021-64881926
E-mail:main@bestchoiceco.com
联系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顾戴路2988号赢嘉广场A座7C
上海市静安区万航渡路778号金融街静安中心2号楼1002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