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台湾人」





台湾,我的故乡在远方
三大族群民众的命运沉浮,
塑造了台湾的城乡格局。

台湾有鲜明的南北差异:
外省人多在台北,都是讲台普的「高富帅」;
本省人多在南部,讲闽南客家话的「乡土台客」;
原住民多在东部,说着大家都听不懂的话。
—— 这是台湾人常爱自我调侃的话题。

台湾北部,最繁华的都会圈
今天的台北并不以颜值取胜,
大陆人说它像北上广的城乡结合部,
台湾人也感慨「北京好多101大厦啊!」
但台湾综艺之父王伟忠说:
北京好看不好玩,台北好玩不好看。
言外之意:台北生活舒服。

▲台北101大厦 台北地质松软、台风地震频发,不适宜建超高大楼。高达508米的台北101已是工程界一大突破。 Photo ©vcg
《新周刊》曾在一期封面上印出这行字:
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
这是来自大陆的慷慨赞美与真诚问候。


▲台北桥匝道 台湾2300多万人,机车数量超过1500万辆,密度世界第1。机车见证着台湾经济的兴衰。Photo © rkrkrk
2019年台湾GDP总量被福建省反超,
台湾一片哗然!
但人均GDP仍居第三,仅次于港澳。

国民党退据台湾,外省人来了
甲午战争后,日本殖民台湾50年。
1949年,国民党150万人败退台湾,
台湾迎来第四次移民潮,人口激增至600万。
外省人将大陆各省的文化习俗带入台湾,
使台湾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熔炉。

▲到1987年戒严结束,台湾经历了40年白色恐怖。
《正方形的乡愁》
台湾摄影之父©阮义忠

外省人军属家眷的800多个村落,
形成了独特的台湾眷村文化。
邓丽君、郭台铭、李安、白先勇、侯孝贤、林青霞、张艾嘉等名人来出身眷村。

▲ 《我们是真正的朋友》真人秀中,大小S学爷爷讲山东话,范晓萱说自己祖籍湖北。

花衬衣+刺青+金链子+歪头嚼槟榔,
打打杀杀的台湾黑帮形象,
一度成为华人圈复古时尚。


▲《艋舺》讲的就是1980年代末一段台湾黑帮往事。台北的龙山寺、艋舺、西门町就如同香港的深水埗、旺角,都是让人浮想联翩的地方。


人情味,成为台湾旅游搜索率最高的一个词。
咖啡馆+民宿+文创,轻易俘获游客心;
每一件伴手礼,都藏着细腻巧思;
每一所民宿背后,都有一户善良主人;
每一间咖啡馆,都藏着一个归乡青年的小梦想。


▲日本摄影师川岛小鸟作品集《明星》,拍出了最台湾的人情味。
热闹的夜市小吃,
Q弹的珍珠奶茶,也是嗲嗲的~


也有一种批评声音:小确幸让台湾没有未来。
😂 台湾人也表示无奈:「我们的小确幸是被逼的!」
经济停滞,无力追求大格局、大确幸,
年轻人又跨不出台湾,只能躲在咖啡店,
服下一粒「自以为幸福」的催眠药。
但其实,小确幸也创造价值,
台湾把「萌+人情经济」发挥到了极致。

▲2002年台湾启动文创战略,2020年文创企业达64401家,产值突破万亿新台币,大陆人做文创、开民宿、咖啡馆,必先到台湾取经。
台湾,确实存留着一张很传统的中国脸,
它是竖版书、繁体字,是温良恭俭让,
是24小时不打烊的诚品书店。


一个故宫,两个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馆、中山纪念馆、阳明山……这些都是大陆游客最惦记的必游景点。

一张台北地图 = 浓缩的「中国」
香港的路名很殖民,台湾的路名很爱国。
在台北街道名字里读懂中国式「乡愁」,
你能否在台北地图上找到家乡?

台湾南部,才是台湾最早的记忆
台湾400年,台南当了263年省会,
台南、高雄、屏东、嘉义……
历史最悠久、遗迹最多、民俗最老、
小吃最地道、人情味也最浓厚。
热播剧《想见你》拍遍了台南的古早味!

高雄,台湾第二大城市
以港口身份见证了台湾经济起飞,
同时也保留着最「传统」的一面。


▲高雄莲池潭龙虎塔 Photo © rkrkrk

中西部,一派农田稻香
一望无垠的平原,土地肥沃,
闽南先民最早择居台中,精耕细作,
贡献了台湾引以为傲的稻米、蔗糖、高山茶。
罗大佑唱的《鹿港小镇》就在彰化,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可有归来?



东部,台湾人心目中的「净土」
宜兰、花莲、台东,
人口稀少而风景迷人。
原住民退居山林,枕在太平洋的海浪上,
把悲亢、隐忍、感伤都唱成了歌,
从卑南山岭唱到兰屿海岸,
它有个美丽的名字叫:海洋蓝调。
「我们现在已经都回来,
为了山谷里的大合唱……」

一位网友留言:
关于台湾,是一个美丽与哀愁的回忆。
2017年春节,我带着母亲环游台湾15天,为什么是台湾?
因为父亲生前最心心念念的地方就是台湾,他一直说这是最近也是最远的地方,远到有些人一辈子都去不了。
他一直希望去看看中正纪念堂和台北故宫里的三件宝贝。
2016年的12月他突然永远离开了我们,那么的猝不及防,这也让我明白:
很多事情不能等,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了!
于是,我精心规划台湾环岛游,誓要让母亲走出痛苦,也了却父亲的心愿。
在台北我们住圆山饭店,感受别致的中国味道;
日月潭的清晨我带母亲去骑行,让她感受生命的勃勃生机;
在阿里山我们幸运的看到了久违的日出;
在垦丁的海边,我们拍下一组落日余晖里紧紧依偎的照片;
在花莲,我们让太平洋的风吹散那些哀愁。
只是无论到哪里,母亲总会拿出父亲的照片,仿佛穿越那最远的距离,让他看一眼。
我们总有太多“如果”,也有很多“早知道”,但如果早知道我们会来不及,请问还会让遗憾发生吗?
此后每一年我会带母亲出游,南半球、北极圈都留下了她的脚步。
世界很大,终也走不完,
心距不远,终究会回归。
(来源:两岸商汇)
贝斯哲法律财税事业群
电话:021-64881926
E-mail:main@bestchoiceco.com
联系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顾戴路2988号赢嘉广场A座12C
上海市静安区万航渡路778号金融街静安中心2号楼1002单元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贝斯哲):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台湾人”丨贝斯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