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狮新材料(浙江)有限公司是美国超晶集团旄下的专业为广大材料保护行业提供先进纳米涂层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个省级研发中心,知识产权方面拥有2项国际PCT,4项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在过去的10多年里,纳狮新材料坚持“技术自主、本地开发、国际优势”的经营策略,充分发挥自主专利的“无液滴涂层技术”,致力于为汽车、电子、家电、航空航天、食品医疗等领域的广大用户提供了多样的纳米涂层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支持与信任,公司计划明年挂牌上市。

袁安素,现任纳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70年出生于台湾。在台湾读完小学后,袁安素一家举家搬迁至美国。在美国读大学期间,袁安素接触到了合成材料的优越性,从此便结下了一生的缘分。2000年,袁安素只身一人来到大陆创业,两年后在广东东莞开出了第一家公司,2007年平湖工厂投产,并成为纳狮总部。目前,纳狮集团共有7家分公司,形成总部+分公司的“1+7”运行模式。作为集团的“领航人”,袁安素始终把工作当作有趣的事,并在其中创造价值。
远赴大洋彼岸,踏上求学之路,在那里,袁安素打开了一个未知世界——新材料。学成归来,抱着“用材料改变世界”的想法,袁安素从“求学路”转到了“创业路”。创业没有经验可借鉴。做技术出身的袁安素,始终相信只有技术傍身,才能让企业长久地立足于不败之地,所以他从学校的实验室转战到了公司的研发中心,带领同事一道做实验、攻难题,最终从东莞的第1家工厂,开到了8家,呈现“裂变”效应。

戴着圆圆的眼镜,穿着考究,待人谦和,说起话来温文尔雅、不急不缓,这是袁安素给人的第一印象,与古板的“理工男”给人的印象大相径庭,但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理工男”。说起这个“理工男”的创业,还要从他的专业学习寻找联系。在台湾读完小学后,袁安素就来到了美国读书,接受西方教育。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美国综合性大学排名前三、常春藤盟校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物理。
“我们读大学的时候,想的都是怎么用自己的所学去改变世界。”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未来,“用材料改变世界”成了20出头的袁安素最朴素的想法。
有了想法,就付诸行动。作为哥大的优势学科,物理学聚集了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顶级研究性人才担任教授,从事国家级重点研究项目。作为大学生,袁安素加入到了教授们的课题组,开始接触合成新材料相关的研究。“做合成新材料,是一件非常好玩、有趣的事。”袁安素回忆说,当时很多材料往往只有一种特性,满足了硬度但没办法满足韧度、满足了导热却又不绝缘。
如何解决材料特性的“单一性”问题,袁安素他们的研究从“无”到“有”,通过等离子的方式,将材料中的原子、分子进行重新排列组合,从而形成合成材料,满足实际运用。“读大学期间,我们一方面学习动力学等基础理论,另一方面就一头扎进实验室,跟着教授、老师做实验,对材料的性能进行自由组合。”袁安素说道。
凭借强大的实操技能,袁安素读完大学后,课题组老师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希望他留任,所以他又呆了一年半的时间。之后的1996年,袁安素回到台湾后,在一家专业公司继续从事合成材料的研究,一干就是三年半。

从上大学到工作,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2000年的十年时间里,袁安素通过在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在实验室的实际操作,进一步深化了对合成材料的认识,系统掌握了关于合成材料的众多技术。一次因缘巧合,袁安素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了珠三角地区的深圳、东莞等地考察。当时,合成材料几乎为零的大陆,让袁安素感觉到一个巨大商机即将要涌现,“我要用材料去改变世界”的声音再一次浮现在袁安素的脑海里。
抓住机遇,成就了袁安素的创业。袁安素的父母都是文化界人士,家里人也没有经商的经验,但对于他的创业,父母还是表示了支持,再三叮嘱他“拿了投资人的钱,要负责到底。”父母没有给袁安素具体的经商经验,但朴素的语言却教会了袁安素做人做事的原则,这也成了袁安素今后创业的根本遵循。
做市场前期调研、开展项目融资,2002年,袁安素在东莞租赁了200多平方米的厂房。虽然厂房面积不大,但对袁安素来说,创业的梦想终于落地了。因为合成材料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地应用相对成熟,所以袁安素他们将外商作为主要客户群。在这个小小的厂房里,袁安素创业的梦想正在慢慢长大。因产品性价比高,深受顾客信赖,袁安素原本200多平方米的厂房已不能满足生产扩张需要,后来他又租住了一个面积五六千平方米的厂房,是原来的10多倍。
随着厂房越来越大、客户越来越多,袁安素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回想起自己只身一人来到大陆做调研、跑融资,袁安素感受过远离亲人、远离家乡的苦涩,感受过创业初期的艰辛,但他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在东莞建立工厂,袁安素创业的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

家里人没有创过业,但袁安素想着要改变世界,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创业之路;东莞工厂渐渐步入正规,可袁安素并没有停下创业的脚步。鉴于华东地区拥有广阔的腹地,2004年初,袁安素就有投资华东地区的想法。
“我第一次接触平湖这个城市,是平湖的招商员在广东做城市推介,并诚邀我们去现场考察。”袁安素说,等他们踏上这块土地时,平湖的区位优势、干部的工作作风、法治的经营环境等都让他们来了便不想离开,最终拒绝了其他县(市、区)的邀请。2007年,纳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平湖经开购置近8亩土地,正式投产,后来陆续增资,成为当时投资强度最大的企业。
相比东莞那边厂房租赁,袁安素说,平湖工厂更有“家”的感觉。家,意味着总部。袁安素是“理工男”,纳狮也是一家技术型公司,他始终认为开发市场就离不开开发技术,所以公司成立初期他们就成立了研发中心,制定了完善的研发体系。目前,纳狮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总数的四分之一是研发人员,拥有2个国际PCT、4个发明专利、10个实用新型专利,正在申请的专利有近30个。
家,还意味着归属感。平湖工厂刚成立的时候,项目主管都是东莞、平湖两地跑,安家在东莞、出差在平湖,如今却反过来了,大家在平湖安了家、也定了心。

平湖,是袁安素创业的第二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站。袁安素如此认为,是因为他很多创业想法是在和平湖招商员“思想风暴”中渐渐完善的。“当时,来自平湖的招商员就进驻在我们东莞的工厂里,我们彼此一起聊未来、聊发展。他说华东地区会成为中国经济活力非常强的区块,布局一个工厂,未必够。”袁安素说,正是得益于平湖招商员的建议,他后来在常州、宁波、台州等地陆续成立了分公司,还向西部延伸至重庆、西安、成都等地,共7家分公司,形成“1+7”模式。去年,纳狮销售收入达到1.1亿元。

纳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安素:平湖是一座非常宜居的小城市,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在这里经商的10多年时间里,在与平湖各级领导的接触中,我感受到了淳朴的民风、务实的政风。如果要找一件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事,那就是平湖招商员10多年前跟我畅谈的平湖未来、发展战略,现在都变成了现实。这也印证了平湖领导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平湖的发展是着眼长远、着眼未来的。过去10多年时间里,我与这块土地共同奋斗,纳狮也由小变大,成就了这家企业,也成就了我自己。当初平湖方跟我说的,时间帮着去兑现了。我相信凭着我们自己的奋斗,再加上平湖的大环境,我对纳狮今后的发展很有信心。
贝斯哲法律财税事业群
电话:021-64881926
E-mail:main@bestchoiceco.com
联系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顾戴路2988号赢嘉广场A座7C
上海市静安区万航渡路778号金融街静安中心2号楼1002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