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两天的第七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以“加时两天”的冲刺模式于2月24日在华盛顿结束。
在第六轮磋商就“主要问题达成原则共识”基础上,本轮磋商中双方进一步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围绕协议文本开展谈判,并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推特账户上宣布,将推迟3月1日上调中国输美商品关税的计划。
第七轮磋商的成功举行意味着中美双方沿着两国元首确定的原则和方向,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朝着最终达成互利共赢协议的目标越走越近。
自两国元首阿根廷会晤达成重要共识,尤其近一个月内,从华盛顿到北京再到华盛顿,三轮密集高级别磋商中两国元首分别会见了双方经贸团队,为推动磋商继续前进指明方向、注入动力。
近期三轮磋商中,中美双方以更多实际行动展现愿意磋商、想解决问题的诚意。
本轮磋商中,双方围绕协议文本开展谈判,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以及汇率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磋商更具体务实、更注重细节,共识不断增多,分歧继续缩小,两国和国际社会普遍反响积极。
无论是第七轮磋商延期两天,还是美方推迟上调中国输美商品关税计划,都体现了双方对落实元首共识、尽早达成协议的诚意、重视和紧迫感,但也说明磋商关键阶段双方仍有一些分歧需要更多时间克服。
回顾今年的磋商谈判的相关新闻和报道:
2019年1月7日至9日,中美双方在北京举行经贸问题副部级磋商。双方就共同关注的贸易问题和结构性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细致的交流。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密切联系。
1月30日至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带领中方团队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带领的美方团队在华盛顿举行经贸磋商。
此次磋商,双方讨论了贸易平衡、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实施机制以及中方关切问题。双方牵头人重点就其中的贸易平衡、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机制等共同关心的议题以及中方关切问题进行了讨论,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双方还明确了下一步磋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磋商结束后,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美国总统特朗普会见了刘鹤副总理。
2月15日,第六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北京钓鱼台落下帷幕。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带领各自团队,在此前华盛顿磋商的基础上,展开了新一轮的磋商。
两天时间里,双方对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贸易平衡、实施机制等共同关注的议题以及中方关切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双方磋商结束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政部长姆努钦,并指出:“我多次讲过,中美两国谁也离不开谁,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最好的选择。对于双方经贸分歧和摩擦问题,我们愿意采取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推动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当然,合作是有原则的。”
行百里者半九十。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尤为关键,合作始终是中美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接下来的进程,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