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变化不仅仅为扣除额从目前陆籍3500元、外籍4800元统一调整至5000元,还有税率表的变化,以及居民纳税人判定等,大陆财政部部长刘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作说明,说明全文如下,贝斯哲为您逐一解读:
一、修改的总体思路
这次修改个人所得税法,旨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决策部署,依法保障个人所得税改革顺利实施。修改工作坚持突出重点,对现行个人所得税法不适应改革需要的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完善保障改革实施所需内容。对其他内容,原则上不作修改。
二、修改的主要内容
(一)完善有关纳税人的规定
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两类纳税人:一是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二是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从国际惯例看,一般将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分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两类,两类纳税人在纳税义务和征税方式上均有所区别。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两类纳税人实质上是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但没有明确作出概念上的分类。为适应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两类纳税人在征税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要求,便于税法和有关税收协定的贯彻执行,草案借鉴国际惯例,明确引入了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概念,并将在中国境内居住的时间这一判定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标准,由现行的是否满1年调整为是否满183天,以更好地行使税收管辖权,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第一条)
贝斯哲解读:一改旧法以一年为判定依据,旧法的1年中也明确规定,临时离境的不算,即一个自然年中连续离职90天以上,或者一次离境30天的,就视为未在大陆呆满一年。若新法改为183天,则按实际入境天数计算,根据国际税收协定,应该为任意连续12个月内均未达到183天才视为非居民。
尽管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未出现183天的概念和条款,但根据其他法规,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纳税义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148号):“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工作不超过90日或在税收协定法规的期间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183日的个人,由中国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该雇主的中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免于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故可见,个人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在实务执行中已经有落差,修订该条款也属必然。
(二)对部分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
现行个人所得税法采用分类征税方式,将应税所得分为11类,实行不同征税办法。按照“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要求,结合当前征管能力和配套条件等实际情况,草案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4项劳动性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适用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居民个人按年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同时,适当简并应税所得分类,将“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调整为“经营所得”,不再保留“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该项所得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并入综合所得或者经营所得。对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仍采用分类征税方式,按照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第二条)
贝斯哲解读:相关变化见下表:
(三)优化调整税率结构
一是综合所得税率。以现行工资、薪金所得税率(3%至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为基础,将按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按年计算,并优化调整部分税率的级距。具体是: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3%税率的级距扩大一倍,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大幅扩大10%税率的级距,现行税率为20%的所得,以及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10%;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20%;相应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这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保持不变。(第三条、第十六条)
二是经营所得税率。以现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税率为基础,保持5%至35%的5级税率不变,适当调整各档税率的级距,其中最高档税率级距下限从10万元提高至50万元。(第三条、第十七条)
贝斯哲解读:相关税率变化我们推测按下两表计算:
主要变化为上两表黄色部分,上述税率、税距均为贝斯哲根据相关数据进行的推测,仅供大家参考,最终还是以最后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为准。
(四)提高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
按照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工资、薪金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为3500元/月,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草案将上述综合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5000元/月(6万元/年)。这一标准综合考虑了人民群众消费支出水平增长等各方面因素,并体现了一定前瞻性。按此标准并结合税率结构调整测算,取得工资、薪金等综合所得的纳税人,总体上税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中等以下收入群体税负下降明显,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该标准对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统一适用,不再保留专门的附加减除费用(1300元/月)。(第五条)
贝斯哲解读:具体变化见下表
(五)设立专项附加扣除
草案在提高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明确现行的个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项目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继续执行的同时,增加规定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项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考虑了个人负担的差异性,更符合个人所得税基本原理,有利于税制公平。(第五条)
贝斯哲解读:大陆个税在逐步与台湾税制同步,个人的个税考虑到了家庭因素,所以会增加子女教育及住房利息、租金的扣除,当然,实务中,上述费用的合理性还有待确认及明确。
(六)增加反避税条款
目前,个人运用各种手段逃避个人所得税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堵塞税收漏洞,维护国家税收权益,草案参照企业所得税法有关反避税规定,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规定税务机关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第六条)
此外,为保障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顺利实施,草案还明确了非居民个人征税办法,并进一步健全了与个人所得税改革相适应的税收征管制度。
贝斯哲解读:由于CRS的执行,也给了税务机关强有力的信息支持,个人在境外的账户信息变得透明,相信2018年至2019年应该是境外个人所得税查核的重点年份,对于台籍个人,因台湾亦加入CRS框架,在台湾进行查税时,大陆税务机关亦可通过税收信息交换条约,对台籍境外的资金状况进行核实,并进行补税动作。
贝斯哲此前也对CRS、跨境的个税征收问题做过相关分析,如下:
演员逃税案风波又起 境外艺人亦当戒慎恐惧
东莞108名境外人员补缴个税3608万元 跨境情报交换显威 丨贝斯哲
反洗钱力度升级!1月1日起个人银行卡境外大额取现遭禁!丨贝斯哲
外籍个人所得税的离境“月子”,到底要怎么坐?
贝斯哲CRS文章集锦
有何事宜,敬请致电021-64881926或email至main@bestchoiceco.com联系。